网购网上理财较多失信被吐槽

来源 :广州日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8-08-16

为了解当前社会诚信建设状况、社会态度、公众期待等,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简称“国中调”)于近期开展走访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受访者认为社会诚信水平将会越来越高,对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有较强信心。

社会诚信水平待提升

八成受访者预期乐观

据国中调统计,本次调研共走访200名中山市民。调查中当问及当前社会诚信水平高低时,仅有4.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诚信水平非常高,28.0%认为比较高;而认为社会诚信水平一般的超过一半,占56.0%;认为比较低或非常低的合计占10.0%,另有2.0%表示不清楚。“从公众评价来看,社会诚信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中调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问及当前社会诚信正发生什么变化时,认为社会诚信越变越好的占45.0%,比认为社会诚信有所退步的高14个百分点,认为社会诚信没有什么变化的占16.0%,表示不清楚的占8.0%。

当问及对社会诚信未来预期时,公众保持较为积极乐观态度,81.0%的受访者认为社会诚信水平将越来越高,表明对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有较强信心。

网络购物和金融理财

失信行为较突出

因行业性质、特征、成熟程度各异,不同行业领域社会诚信水平存在差异。

调查显示,网络购物领域因维权机制不够健全、规范化程度还不够高,失信问题时有发生。在最多可选3项的情况下,认为网络购物领域存在较多失信行为的受访者占51.5%。金融理财领域,特别是网络金融理财领域,近年来呈现井喷式发展,投资风险亦与之俱增,认为金融理财领域存在较多失信行为的占42.0%。而在日用品生产、医疗保健、餐饮美食和旅游出行等领域,认为存在较多失信行为的分别占29.5%、28.0%、23.5%和23.0%。

过半数受访者同意

将失信人列入黑名单

多数受访者对于失信行为不会忍气吞声,最多可选3项的情况下,受访者中遭遇失信行为时“自认倒霉”的较少,占12.0%。受访者中选择直接与对方交涉的占56.5%,直接交涉可以简便高效处理失信事件,减少个人损失。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深化运用,网络成为曝光失信行为、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阵地,受访者中选择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曝光的占19.0%。部分受访者考虑通过他人进行调解,占7.5%。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的占5.0%。“有关部门在维护社会诚信上还可以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国中调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应如何对待失信行为人的方式上,最多可选3项的情况下,认为应将失信人列入有关行业领域黑名单的占54.0%,为其设置行业准入限制,避免再次实施不诚信行为;把失信行为记入个人信用档案的占53.5%,让失信行为对行为人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增加失信成本;减少与其日常交流往来的占46.5%,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人际压力,同时也避免在与不诚信的人交往中造成损失;将失信行为进行公示的占40.5%,对行为主体施加社会群体压力;限制其享有公共服务的占21.5%,在社会生活方面约束失信人;也有受访者本着理解包容的态度,认为应允许失信人采取积极行动恢复信用,占20.0%。调查也显示,受访者中认为不诚信的人经过教育能够变得诚信的占78.5%。

“在推动社会诚信建设中,既要对失信人实施惩戒,又要建立失信人采取积极措施恢复信用的制度机制。”国中调相关负责人认为。

国中调建议

防范惩治失信行为

让失信人难以立足

根据公众意见和社会诚信问题原因分析,国中调建议从三方面防范和惩治失信行为,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首先是抓好“人防”,营造不想失信的社会氛围,开展社会诚信教育,教育引导公众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努力营造诚信的价值导向。

其次是抓好“制防”,扎紧不能失信的制度之笼,用制度管人、财、物、事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要加快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建立信用档案。同时要加快推进诚信信息公示制度,在全社会或一定范围内公开失信行为主体的信息、失信案例等。还要把社会诚信建设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制度设计,积极构建社会诚信行为激励引导制度机制。

最后是要抓好“惩防”,形成不敢失信的高压态势。不断健全部门联合惩戒失信行为,贯彻“一处失信 处处受限”的理念,让失信人难以立足于社会,甚至寸步难行。针对失信行为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抓好网络购物、金融理财、食品药品生产、信息安全、工程建筑、环境保护等行业领域的诚信监督建设,依法依规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


文章关键字: 社会 受访者 水平 行为 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