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2020年度成都市信用评级行业分析报告》发布

来源 :信用中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1-03-15

日前,成都信用协会对外发布了《2020年度成都市信用评级行业分析报告》,对成都市2020年度及近三年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提出了对策性意见,对行业发展做出展望。

  2020年,成都信用协会组织专家小组,通过实地走访等调研评级机构五十余家,本次调研内容主要包含机构注册登记情况、信用业务经营情况、信用业务外部环境情况三大方面,共设67类问题,选取了12家具有代表性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具体研究。

  调研分析 揭示特征

  信用评级市场混乱成最大“痛点”

  近年来,随着成都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信用评级的需求增加和信用评级行业的成长,成都市信用评级机构注册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注册,与信用评级业务相关的机构已超过200家。自2005年信用评级机构正式在成都地区出现至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优胜劣汰,行业市场初具雏形,主要具有三方面特征。

  一是机构规模小、人员素质和专业性较弱,《报告》显示,成都市信用评级机构普遍存在成立时间短、资本规模小、人员总数少、内部结构和业务种类单一等特征。

  二是业务有效需求不足,行业发展不景气。成都本地企业对信用评级的意识普遍不强,导致评级业务有效需求不足。加之,外地大型知名机构纷纷进军成都市场,行业竞争加剧。

  三是市场乱象多,长期处于无序竞争状态。目前,成都市信用评级市场的竞争秩序仍较为混乱,伪评、乱评、烂评现象频繁发生。在标准方面,即使在2013年已发布《成都市企业公共信用等级划分》地方标准,但未在行业得到评级机构的充分使用。

  作为在信用评估行业发展十余年的评级机构代表,四川正平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利红在会上表示:“针对当前成都信用评级机构存在成都痛点,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强化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让信用评级市场更规范化。”

  精准施策 多措并举

  社会信用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针对成都市信用行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报告》提出,应从政策扶持、应用场景、自律规范、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推动行业发展壮大。

  顶层发力,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政府的政策法规、专项资金扶持对于行业的培育具有推动作用。应加大政策扶持,帮助机构度过初创困难期,加大培育本土机构,使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以用促建,拓展应用场景。应推动各项信用服务模式创新,例如,政府引导加大对登记社会信用服务机构评级报告的使用,建立以信用评级结果为依据的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对诚信市场主体实施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等,真正实现信用便民惠企。

  强化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应进一步开展机构登记服务等工作,对机构、人员、报告进行统一登记;对评级标准、流程、报告、证书进行统一规范;对市场价格、行业发展进行监督,促进标准化发展。

  强化信用人才,完善培育机制。一方面,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应鼓励和扶持评级机构引进信用管理高级人才。

  三大展望 预测行业未来

  “信用新经济”或将形成新蓝海

  此外,《报告》还对成都信用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三大展望”:

  第一,信用新经济产业迅速崛起,将带来新机遇。近年来,成都市大力发展新经济。通过打造信用新经济产业园、组建产业联盟设立产业基金等模式,构建产业“生态圈”,将形成新的千亿产业集群,为行业发展赋能。

  第二,信息应用助推信用体系建设,“信用+”将成为热点。信用与“新基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为社会治理、行业监管、企业管理等场景服务,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信用产业”模式,将是信用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第三,“信易债” 、“信易贷”等信用产品将引发市场需求。加大对信用产品的培育和开发,引导市场对较高信用等级的企业给予优惠和便利,将使守信者获得更多机会,将推动信用经济模式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

  “自2014年以来,协会多次开展对成都信用行业调研工作,形成《报告》”成都信用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项工作,希望能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手资料,为成都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做贡献。

 


文章关键字: 信用 行业 机构 成都市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