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中国(天津和平)>>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天津市:一“罩”难求下众生态
来源 :法治周末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0-03-09
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口罩,在雾霾之后,成为了时下最热的稀缺商品。
一“罩”难求下,有人挑衅规则,趁机囤货加价;有人行使特权,为了口罩“半路截和”;还有人辗转各地,只为一线能早日用上口罩……一场疫情,人性的美丑,规则下的众生百态,尽收眼底。
海淘也艰难
1月24日,从得知武汉防护物资不足的消息开始,刘糖糖就组建了筹集防护物资的微信群。常年在国外工作的经历,让她的微信群很快从几十人发展到上百人。
这些人中一部分人负责找货,一部分人确定标准。因为有些国家的医用口罩标准不同于欧标和美标,一些有认证和授权的正规医疗物资厂家,无法提供符合中国认证标准的口罩。
“他们需要一一询问网上搜得到的医药厂家的联系方式,拿到物资样品表,翻译给国内的医生,确定可以使用后,再把链接公布到群里认购。”刘糖糖说。
刘糖糖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采购近乎于“抢”,因为几乎所有发出来的链接上的货都会被瞬间买光。
采购的速度追不上飞涨的价格,之前两三元钱一包10只装的普通医用口罩,现在已涨到每只3元至4元,价格翻了十几二十倍。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扩散,口罩需求量激增,很多国家采取了限制出口的措施,以保障本国口罩的供应。
例如,泰国宣布限制口罩出口,外寄口罩每次不可多于500个,否则会被拒绝出关。印度在1月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后也宣布限制口罩出口,目前,虽暂时解禁外科手术口罩出口,但仍维持对N95口罩的出口限制。
这让原本就吃紧的国内口罩市场更加捉襟见肘。
同时,国际快运公司选择带货的民用航班因疫情减少,也耽搁了口罩的运输。
刘糖糖在每一次转运中都打电话给快运公司确保让口罩搭上最早起飞的航班。到达中国后,物流公司人手不足,要提前与机场方面沟通,告知物资是捐赠的医疗用品,加快通关,并转运到下一个流程。
而除了物资紧缺,价格变动,钱出不去也是个问题。
海外采购交易的对象,一般是海外企业,多数需以美元结算,而如今个人每年购买外汇有限额。在海外采购过程中,结算也带来不少麻烦。
“要通过这样那样的审批才能购汇,但货不等人,可能早就没有了。”刘糖糖说。最近,她听说几家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在海外采购医疗物资,最终都卡在了这个环节。
不过,国家层面也对这样的不便作出了回应。
1月26日,财政部下发《关于疫情防控采购便利化的通知》,要求“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疫情防控相关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应以满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首要目标,建立采购‘绿色通道’,可不执行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方式和程序,采购进口物资无需审批”。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也在近日表示,对于口罩、防护服、手套等医疗护具的需求在近期增长了100倍,价格也上涨了20倍,订单积累了4至6个月,给全球生产供应链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比春运车票还难抢”
如今,对普通人来说,买到足量、正规、合乎标准的口罩是眼下最大的难题。
冯放所在的业主群里,有邻居说能弄到韩国的KN95口罩,20元一只,想买的邻居可以在群里接龙,他是接龙的第28个人。
有邻居最多预定了200只口罩,冯放自己也定了50只。这个之前不到10元的口罩,尽管价钱已经涨了一倍,但“只要有货,不论价格”,冯放说。
不过,这个只持续一天的“团购口罩计划”就宣布破产,那个自称能买到口罩的邻居,告诉大家这批口罩被征用了。
这样的失望不是第一次。从疫情开始,冯放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购买口罩。从初二开始,他跑遍了附近的8家药店,也从各大电商平台下了十几笔订单,但至今没有买到一只口罩。“好像全国人民都在找口罩,不知道生产的口罩都到哪里去了?”
他早早设定了闹钟,就是为了某个整点在线上开抢口罩。
为了给孩子抢一款儿童口罩,商家从限购4个到限购两个,冯放从初三等到现在,依然没有抢到,“春运的火车票也没有这么难抢啊。”冯放感慨。
冯放现在每次出去都买够一周的菜,但一次就用掉一个口罩,“用的速度远远超过抢的速度”,而在电梯或者超市里看到没有戴口罩的人,冯放都会觉得这人“怪怪的”。
事实上,对于不戴口罩的人,除了口头建议,处罚也随之即来。
2月8日,河南省新郑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楚明辉就因为拒戴口罩并连说了16句“我不戴”上了热搜,随后,他被暂时停职。
“戴口罩”这3个字,也从之前专家的建议落实到政府的文件中。
例如,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楼宇、商场和餐馆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就要求从业人员工作期间必须佩戴口罩。
除了北京,浙江、上海、南京等多个省市也开始执行在公共场所检测体温、佩戴口罩的规定。
政府加入
为了满足本地对口罩的基本需求,地方政府也开始抢购口罩。有研究机构统计,在全球口罩大抢购中,就有云南、湖北、贵州、江苏、广东、福建、湖南、重庆、安徽、河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海南18个省市委托境内外公司进行全球抢购。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向市场定点投放平价口罩。据法治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南京、厦门、广州、杭州、深圳、济南、青岛、芜湖等多地开启了线上预约购买口罩服务。
以上海为例。从2月2日开始,市民可到各居(村)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登记预约,然后再凭证到指定药店购买。目前,每一户(一个居住地址)可购买5只口罩,每一户(一个居住地址)仅限预约购买一次。根据预约顺序,先到先得,由居(村)委会电话或公告通知。
不过,一些没有采购到口罩的地方政府也“剑走偏锋”。
2月2日,云南大理紧急征用一批发往重庆市的口罩,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莫于川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只能征用本行政区域内的物资。如果涉及全国范围或者跨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征用,应该由国务院进行。”
电商乱象
不过,即使在网上买到了口罩,也不一定能够用上——延迟发货是最普遍的情况;发货了,订单还要面临虚假发货、商品是三无产品的风险。
而假口罩的流向中,电商是重灾区。
据湖南省长沙市检察院通报,长沙检方提前介入了长沙公安局破获的3起销售假口罩案。长沙警方侦破的该3起案件中,共计197万只假冒“飘安”口罩流入市场,这批假口罩的共同特点是只有薄薄一层,一扯即破。
贩假者以0.3元/只的价格,从非法渠道购进假货,转手以0.75元至1元每只的价格销售,这些假货主要流入了诊所、药店、超市以及微商的手中。
“微商在卖口罩,搞旅游的、做金融的、美容美发的都在卖口罩,就是药店、超市、医疗供应商都断货。”有网友调侃。
2月17日,淘宝网将一家销售假冒“飘安”口罩的店铺诉至法院,索赔百万元,并要求被告在淘宝网向消费者、守法商家和平台道歉。
杭州互联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并将于近期在线公开审理。这是防疫期间第一起电商平台起诉售假口罩商家并获得法院立案的案件。
据新华社2月18日报道,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侦办涉疫情制售伪劣产品、假劣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案件420多起,查扣涉案口罩两千三百余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