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中国(天津和平)>>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天津市:“限塑令”再升级背后的思考
来源 :法治周末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0-03-09
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
13年后,我国”限塑令”迎来升级。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塑料污染治理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
《意见》指出,今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相比于2007年我国主要针对塑料袋的整治,此次整治的范围扩大到了一次性塑料制品,除了禁止、限制使用塑料制品,还强调了回收处置、推广替代品等,将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那么,此次升级版“限塑令”的出台如何避免沦为一纸空文,是否会掀起一场“反塑料革命”?
比旧版更有系统性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根据这份被称为“限塑令”的文件,全国范围内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不过,从2007版“限塑令”发布至今,塑料在现实生活中的退场并不明显。
2007版“限塑令”中所限制的“塑料购物袋”,是指“由商品零售场所提供的,用于装盛消费者所购商品,具有提携功能的塑料袋”,并不包括商品零售场所基于卫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于装盛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
“限塑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卖塑,这的确减少了一定的使用量,但因为价格较为便宜,消费者不会大量放弃使用塑料袋。而且在农贸市场,那些薄的塑料袋一直在使用。”有业内专家称。
因此,2007版“限塑令”常常被诟病。
不过,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玮表示,此次措施基本涵盖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全过程和各环节,并将近些年来兴起的电商、快递、外卖等纳入限制范围。
同时明确,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绿色产品,加强规范回收和处置等。
《意见》规定,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曾经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把政策着力点前置到上游生产端,强制提高塑料购物袋的强度和厚度,不仅要多次利用,还要有利于回收。
而此次《意见》也明确了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绿色产品,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加强规范回收和处置等系统性措施。
快递外卖是重灾区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新华社曾报道,2018年,全国快递业共消耗塑料袋约245亿个,消耗胶带约430亿米,可以缠绕地球1077圈。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2018年1月为修改“限塑令”征求意见时曾坦言,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发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资源环境压力。塑料垃圾被随意丢弃会引起“白色污染”,不规范处理塑料垃圾存在很大环境风险。
财经评论员章弘表示,近十几年电商、O2O、外卖行业发展非常快速,由市场供需决定,很难不用塑料袋。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快递和外卖造成了新的塑料制品问题。本来在超市堵住了一部分塑料袋,但是剩下的塑料制品不收费,所以造成新一轮循环。”章弘说。
对此,《意见》提出,到2022年年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
到2025年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针对外卖行业,《意见》要求,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取而代之,将推广使用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
《意见》同时要求,电商、外卖等平台企业要加强入驻商户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发布执行情况。推动电商外卖平台、环卫部门、回收企业等,在重点区域投放快递包装、外卖餐盒等回收设施。
同时,在法律层面,《意见》也提出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将塑料污染防治纳入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探索实施企业法人守信承诺和失信惩戒,将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制品等行为列入失信记录”。
对此,国家发改委在对《意见》做解读时表示,为便于各领域的实际执行,国家发改委将适时更新发布塑料制品禁限目录,细化禁限范围和执行标准。
同时,各地区也要按照《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实化细化禁限管控的具体措施。此外,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开展联合专项行动,加强对工作的督促检查。
他山之石
事实上,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对塑料制品有禁令。
例如,欧盟曾提出一项“限塑”草案,禁止包括棉花棒、吸管、餐具等10种一次性塑料制品,这项草案于去年通过欧盟理事会欧洲委员会的审批,欧盟成员国有两年时间将其转变为国家法律,也就是说,2021年,欧洲将实现全面限塑。
在日本,今年1月20日,日本防卫相河野太郎把自己买便当的照片发到推特上,并幽默地写道:“今天起防卫省全面废止塑料袋,我带着自己的袋子来餐车买午饭。顺便一说,我买的是炸鸡块套餐。”
日本政府决定,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有偿提供塑料袋的规定,规定要求所有零售商店在提供塑料袋时都必须收费。这项规定针对所有行业及规模的商店,凡是使用石油等原料制成的塑料购物袋都要对顾客收费,塑料袋的价格将由商家自行决定。
为起表率作用,日本环境省和日本厚生劳动省已从2019年12月起,在总部内的店铺停止使用塑料袋。
在美国西雅图,2018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餐饮业者提供塑料吸管及塑料刀叉,鼓励改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或可堆肥塑料制品。
韩国从2018年就开始推广一种用70%的大米和30%的木薯做成的吸管,单月产量高达3亿根。
去年,印度总理莫迪也提出,将全面禁止包括塑料袋在内的6种一次性塑料包装的使用,预计将减少5%至10%的塑料制品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