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中国(天津和平)>>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天津市:“大意失荆州”式违规不能依赖网络自爆
来源 :法治周末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0-03-09
互联网的魅力就在于,你不知道在哪一刻,哪些人会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火起来。
最近,一微博网友在网上发帖称,在湖北全省封路的情况下,自己通过“当官的”父亲关系,乘“派来的”车从天门回到荆州。值此举国疫情防控之际,这种“开后门”突破疫情封锁线的做法,一时激起网友们的质疑和不满,被调侃为“你父亲恐怕要大意失荆州”。
要知道,无论是荆州还是天门,早已实行交通管制:封闭全市公路进出口通道,含国省道路、县乡道路、村组道路;除应急公务车辆外,所有车辆、人员一律禁止通行。在此背景下,“漏网之鱼”就会格外引人注意,尤其是和“权力”搭配到一起,引发一些联想和猜测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果然很快,“荆州发布”官方微博次日就给出了调查通报,称多部门介入调查该事件:证实该微博网民真实姓名何昊,其父何炎仿,系荆州市商务局市场运行科科长,目前已对何炎仿作停职处理。
其实,这位微博网友说话的语气,并不稀奇。“没有沾过他的光”,这是不少公务员家属下意识的心理,似乎总有一种遗憾和不甘的感觉。说直白点,这就是特权思维在作祟。总觉得当官就是要沾一沾公家,甚至当官的亲朋好友也都要沾一沾。这是种特权病,得治。
回到“大意失荆州”事件,这里面其实还有隐性的问题:那辆载有“无关人员”的货车是怎样层层通过关卡的?通行证是针对的车还是人?如果是前者,显然存在着“夹带私货”的嫌疑,需要及时查补到位,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这一违法情节看似较轻,但是性质和影响,却是恶劣的。它破坏的不仅是疫情防控的严肃紧张的氛围,还有对权力生态的质疑和揣测,伤害的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形象。因为疫情防控不能出行,民众可以忍受,也乐于积极配合;但是因为父亲不是手握权力的公职人员不能出行,就难以忍受了。
近年来,网络上的“坑爹”“坑夫”案例不胜枚举,从“我爸是李刚”到“你跟严书记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再到“当了一辈子官我没沾到一点好处”,简直让人生出一种“教训吸不尽,歪风吹又生”的无奈感。这些案例背后,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官本位思维。
基于这些官本位思维下的出格言行,并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而是那些以权谋私,凭关系走后门的现象一直都在,只不过有了互联网这枚放大镜,将其中一部分照了出来。
而审视这些事件爆发时“主人公”的嚣张气焰,我们便会发现,可怕的不是用权力与关系来行违规之事,可怕的是明目张胆地炫耀这种违规,并以此来凸显自己的“特殊待遇”。这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优越感”才是真正可怕的。有这种心态的人越多,我们就离廉洁、公正、高效的公务员系统越远。
说到底,还是要管好权力,通过制度监督对权力运行形成有效束缚。比如,在“大意失荆州”这一案例中,如果在其父亲通过私人关系将儿子“送”上运送物资的车辆时,就能有明确的监督力量予以阻拦,使其无法“上车”,后来的故事也就不会有了。
而反过来讲,如果不是这位拎不清的年轻人发微博炫耀,这件事情很可能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这起“瞒天过海”搭车的事情也不会被曝光,也就无法得到监督,后续的处分也就不会有。所以,对于这一事件还是要举一反三,追根溯源,把板子打到根子上。
只有让权力与关系不敢因私动用,下游的受益者才会无从炫耀。这个逻辑是十分清晰、简单的。也正因此,当我们围观“大意失荆州”时,不仅仅要针对具体的事件具体的人,还要进一步革除更深层次的弊病。权力的生态健康了,其他诸如社交媒体等领域的奇葩现象也就随之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