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中国(天津和平)>>专项治理
“老赖名单”显效 资本市场诚信建设步伐加快
来源 :中国证券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8-07-17
资本市场诚信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6月份以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两批共77名资本市场“老赖”名单。7月1日,修订后的《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办法》施行,成为中国证监会制定的首部资本市场诚信规章。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作为企业中的佼佼者,应该作为合规履约的典范。抓上市公司诚信建设就是抓住了关键少数,对整个社会信用建设意义非常重大。但上市公司诚信建设方面也存在履约不足和信息采集难等难点,为此应该建立资本市场诚信第三方评价机构。
“老赖名单”显效
“这个案子拖了三年,从基层法院打到中级法院,再到省高院直到最高人民法院,反复十次判决都认定对方败诉。可是对方却拒不执行,连法院的判决寄给他们,他们都不收。”近日,深陷与某上市公司子公司租赁纠纷的宜昌某商场老板蔡辉,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大倒苦水。
不过,6月中旬,该上市公司子公司现身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名单”,这让蔡辉看到了纠纷解决的曙光。
6月1日,证监会将第一批31名资本市场“老赖”名单在“信用中国”网站上公示后,7月2日,证监会发布第二批46名资本市场“老赖”名单。包括逾期不履行证券期货行政罚没款缴纳义务和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逾期不履行公开承诺两类主体。上述被公示人将在一年内限制乘坐火车高级别席位和民用航空器。
这是继“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失信“黑名单”制度之后,资本市场诚信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此举是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新惩戒新举措,有利于夯实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诚信基础。今后,证监会将例行按月公布名单,持续依法惩戒资本市场的老赖行为。
两批“老赖”名单中有许多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名字,包括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湘鄂情创始人孟凯,发布1001项奇葩议案的鲜言、股市黑嘴廖英强、前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等,“老赖”们所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已经摘牌的昆明机床,正在退市的金亚科技等。
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波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上市公司的信用影响较大,公司年检、融资信贷等方面均可能受影响。
“老赖”名单公布后,惩戒效果初步显现。证监会表示,在首批“老赖”名单公布后,6月下旬,当事人杨某某主动联系派出机构,缴纳拖欠一年多的罚款。证监会依规将其从名单中移除。邢某、钱某某、杨某某等人主动缴纳全部罚款,证监会依规不再将其列入拟公布名单。而第二批老赖名单亮相才3天,易事特7月5日公告称,公司实控人何思模已按照决定书向证监会足额缴纳罚没款1.28亿元。
信披违法失信占比高
查看证监会两批老赖名单,不少金融机构高管当时处罚书罚没金额才1万、3万,却因逾期不缴纳罚款“上榜”。有投资者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宁愿上老赖名单,连几万元罚金都不愿意交?”
“这么小的金额肯定不是能力问题,就是一个意识问题。过去失信成本低,所以很多人不是很在意,起不到惩戒作用。而单靠证监会一个部门,对失信人惩戒也没有很多手段。”韩家平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而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加大了失信成本。失信人被列入黑名单后,并没有增加对他罚款的金额,但是对他出行造成不便,并且通过公示报道对他形成无形的压力。通过联合惩戒的方式,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韩家平介绍,上市公司的失信行为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违法违规,即违反一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另一个是不履行合约,合规性存在问题。尤其是违法失信,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失信行为。
近日,证监会公布了2017年资本市场诚信状况。从违法失信行为情况看,信息披露违法失信行为占比47.4%,内控管理违法失信行为占比21.5%。
从违法失信主体情况看,2017年度存在违法失信记录的机构共1072家。其中,以上市公司相关主体、私募基金管理人相关主体和非上市公众公司相关主体为主,约占全部违法违规主体的60.2%;2017年度存在违法失信记录的个人共1716人。其中,以上市公司董监高等相关人员为主,占比54.0%。
市场人士表示,有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长期占用资金、违规担保,却用巧妙的“财务戏法”粉饰业绩;有的金融机构出尔反尔,在履行分红、资产重组、业绩披露、减持承诺等方面视法律法规为儿戏,屡次欺骗监管部门和投资者。这些长期以来为投资者深恶痛绝的行为,将面临“寸步难行”的处罚。
持续推进诚信建设
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联合有关部门已签署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36个,制定联合奖惩措施100多项,初步建立起“发起—响应—反馈”机制。
韩家平认为,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本身就应该接受公众监督。而且上市公司作为企业中的佼佼者,应该作为合规履约的典范。抓上市公司诚信建设就是抓住了关键少数,对整个社会信用建设意义非常重大。
不过,他表示,目前上市公司诚信建设方面存在两个难点,一是企业自身的履约意识还不够强,二是对于失信信息的采集和披露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此,韩家平建议,一方面,通过联合惩戒等制度措施,加大上市公司的失信成本,提高其诚信意识;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一套诚信的管理体系;最后,应建立证券市场诚信评级体系,为了有效监督各个机构的诚信行为,应成立第三方评价机构。
某航空公司高管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民航局发布了相应的黑名单管理制度以后,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诚信管理体系。对公司本身、员工、甚至客户、供应商进行管理,对可能发生的失信风险提前预警。“因为列入失信黑名单后,要保留一定时间,对企业的声誉、品牌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他说。
证监会等监管部门资本市场诚信建设步伐正在加快。除了公布“老赖”名单外,修订后的《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办法》7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将诚信信息使用机制融入分类监管、行政许可、日常监管等行为中,以实现正向激励。此外,要求建立主要市场主体诚信积分管理制度,对各类市场主体实施诚信分类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