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云南省信用惩戒121695名“老赖”
信用惩戒有用吗?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执行难”

来源 :云南网-春城晚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8-07-27

每每出现抓“老赖”的新闻,总会引来众多读者围观。然而,每个“老赖”背后都有一个“执行难”案件。“执行难”,到底有多难?信用惩戒发挥作用了吗?昨日,云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进行专题询问。12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围绕“执行难”难在何处、“执行不能”案件如何处理、惩戒“老赖”有哪些措施等问题现场询问。

焦点1

数据说话

两年多来,全省法院组织开展系列执行攻坚专项行动,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阶段性进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全省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64852件,执结案件215401件,执行到位金额285.63亿元。

“执行难”到底难在哪?

人们常说的“执行难”,到底难在哪儿?这是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梁志敏关注的问题。

“有的无视执行通知书要求,四处隐藏,有的直接转移隐匿财产,造成财产状况不明的假象。”面对委员的询问,省高院副院长李雪松表示,“执行难”存在内外部原因。

从内部原因来讲,我省法院存在案多人少的问题,编制问题没有得到加强。就拿2017年来说,全省法院执行人员人均执行案件达120余件,昆明主城区在300件以上。部分执行人员素质不高,法律功底欠缺,执行思路简单,执行办法不多,甚至找不到执行案件的突破口。执行工作所需物资装备滞后,全省149家法院中,有115家没有专门的执行用车。

从外部原因来讲,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逃避、规避甚至抗拒执行。此外,还存在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被执行人履行义务能力低等问题。

焦点2

数据说话

全省法院持续开展“百日攻坚”“春风行动”“利剑行动”等11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一批恶意逃债、规避执行的“老赖”。2016年1月至今年6月,全省法院判处拒执罪147件163人,司法拘留4993人,罚款165人,一批“老赖”慑于法律威力主动履行义务。同时,大力推动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诚信体系建设,全省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予以信用惩戒121695人,限制高消费73478人次,限制乘坐飞机28.05万人次,限制乘坐高铁31263人次,限制出境193人,全省约10%的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

信用惩戒“老赖”有用吗?

综合惩戒离不开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对此,王长勇委员更关心政府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在协助法院执行难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

对此,省高院执行局局长刘宗根坦言,目前,我省联合打击拒执犯罪力度还不够,有些地方尚无拘留所,个别拘留所抬高体检“门槛”,擅自扩大不适宜拘留的情况。法院对车辆查封后找不到车辆下落,造成车辆实际查控难。对于法院的协助查询通知,不动产登记部门的反馈时间平均1个月左右,查控效率低下。

焦点3

数据说话

“执行不能”,是由于被执行人丧失履行能力,法院穷尽一切手段,仍然无法执行的情况。据统计,在全部执行案件中,40%左右的案件“执行不能”。

执行不能=石沉大海?

对于“执行不能”案件,法院会采取哪些措施处理?省高院执行局监督处处长邓玲表示,法院在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之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并运用各种措施查人找物。当穷尽一切手段都没有得到执行时,这个案件将以终结执行或者终结本次执行结案。

被终结执行的案件是否再无“生机”呢?对此,邓玲介绍,执行不能案件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的5年里,法院每隔半年会通过网络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比如监测到被执行人账户中有钱了,或者经济情况好转,都可以恢复执行。

据了解,全省法院正在对2016年以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与清理,到9月底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


文章关键字: 案件 老赖 法院 信用 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