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中国(天津和平)>>信用动态>>本市动态
天津市:天津真金白银缓解小微“融资难”助力复工复产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苗圃”
来源 :信用天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0-03-31
春分刚过,希望正破土而出。津沽大地,复工复产早已是主旋律。而受疫情冲击,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细胞──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资金的需求比任何时候更迫切。如何将金融“活水”快速精准浇灌到实体的“树木苗圃”中,帮它们走出危机?天津的做法是:政策激励鼓励,金融机构角力给力,企业受力发力。金融生态在修复中孕育新的生机与活力。
很多小微迎来“人生”第一次
小微融资难是个世界性难题,其中的“难中之难”,当数纯信用贷款、首贷和无还本续贷。很多小微企业“出生”以来,就没有接触过这三种之一,甚至一种也没享受过。有意思的是,近一个月来,在防疫抗疫、复工复产之时,天津的很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时却迎来了它们“人生”中的第一次。
不久前,天津邦盛净化设备公司获得了100万元的信用贷款。这是它“长这么大”的首笔纯信用贷款。
公司负责人徐守疆说,受疫情影响,其客户没能把之前的订单足额支付,“但我们承接的净化设备工程急需复产,所以急需购进一批原材料,急需给供应商打款”,企业的资金链告急!此时,邮储银行天津滨海新区支行的副行长找上门来──她是通过航天空间技术企业孵化器平台,了解到了该公司的烦恼。在深入调研之后,邮储银行向徐守疆推荐了“信用易贷”产品。
“从正式申请到审批,也就1周时间,授信100万元,利率才4.8%!”徐守疆很开心。
对于没有抵押品的纯信用贷款,银行一向很谨慎。邮储银行怎敢放手贷呢?客户经理张嘉明道出了原委:受政府政策鼓励,他们创新服务,以社会信用信息为支撑,“这家企业的纳税信用为A级,之前在银行系统的账户流水也很稳健”。
无独有偶,天津亮见快捷宾馆的蔡经理,则第一次感受到了“无还本续贷”的便捷。
这家坐落于河北区的小宾馆,受疫情影响经营按下“暂停键”,现有资金眼看支撑不下去了。蔡经理向河北区金融局求助。市金融局、河北区金融局迅速联动,协调“共克时艰金融服务群”里的浙商银行去对接。银行调研发现,这家宾馆有一笔200万元的贷款2月15日就到期了,按正常流程,企业应先还后贷。但该行非但没断贷抽贷,还把200万元做了“无还本续贷”。蔡经理逢人就夸“这个金融快速响应机制,管用”。
共克时艰“金融服务群”快速响应
张嘉明和蔡经理所说的“政策”、“金融快速响应机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市推出的系列惠企新政,及相关部门的落实之举。
早在2月7日,疫情防控最吃劲儿的时候,天津就发布了“惠企21条”,其中突出了金融服务支持,鼓励银行、保险、融资租赁机构积极提供优惠服务。
市金融局当日就建立了市、区两级金融快速响应机制,创建“共克时艰金融服务群”。
这一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专班+承诺+督查”:
市金融局、全市16个区金融局和25家入群金融机构均成立了工作专班,提供7×24小时专人专线服务,实时协调对接企业需求。入群的金融机构承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需求2个工作日内解决,融资成本降低10%左右,开辟绿色通道、部分申请材料允许“容缺后补”。市金融局还开展了动态排序监测,对“说到没做到”的机构,立即从群里剔除。
人行天津分行则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发力。
一时间,津城各金融机构纷纷行动起来,争着服务那些“对疫情防控作出贡献的中小企业,和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小微企业”,这样的企业是当时政策鼓励的主要服务对象。
一个月后,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我市又重磅出台了“27条措施”,其中近五分之一的内容专门强化金融支持:激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确保小微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总量增加、成本下降,缓解流动性困难,降低疫情风险损失等。
政策升级后,市金融局、人行天津分行、天津银保监局迅速跟进,引导金融机构“阳光普照”,将服务范围拓展至全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金融机构新一轮的服务比拼开始了:
天津农商银行在服务个体工商户方面走在了前列,业务单数节节开花。其为一家婚纱摄影户70万元贷款做了展期,为一名从事五金生意的商户发放救急贷款200万元……
天津银行利用人行天津分行发放的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为小微企业输送低成本资金。中新科炬生物制药公司就喜获1000万元融资,利率仅为当期LPR基准利率4.15%。
农行天津市分行通过业务创新、审批提速,为410余户受困小微“输血”2.8亿多元。
中信保天津分公司促成天津银行为天泰公司授信1400万元,实现全国首单进口预付款保险项下的融资贷款业务。
……
比数字更让人欣慰的是理念变化
据市金融局数据,截至目前,25家加入“共克时艰金融服务群”的金融机构,已为1786户企业投放资金273.5亿元。
从全市来看,金融机构给予企业贷款展期金额278亿元,无还本续贷金额302亿元,临时性延期支付金额160.68亿元。
比数字更让人欣慰的,是很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理念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跟银行打交道就从工行贷到800万元,兄弟嘉润公司经理贾明明说,“很后悔没早一些从银行贷款。这是我的首贷,年化利率才4.15%。之前钱紧时都从熟人那里拆借,月息2.5左右,成本高,还搭人情。”他说自己醒过味儿,“你躲着银行,银行咋认识你?不认识你,咋敢把钱借你?!”
第一次获得纯信用贷款的徐守疆,为自己一直诚信纳税而自豪,“信用记录太重要了,关键时候,可以当钱花”。
第一次享受到“无还本续贷”的蔡经理,庆幸自己的小宾馆账目流水清晰、管理规范,“银行当然要把钱借给好好经营的企业”。
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意识到,如果诚信、规范、依托政府平台,主动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从银行贷款也不那么难。
金融机构的理念也在改变。一些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真正深入下去,你会发现天津的小微企业里还真有不少“宝贝”,它们是潜力股,说不准就有未来的阿里巴巴和腾讯,“节骨眼上拉一把,才可能共享发展红利”。
“政府之手”的助推,“市场之手”的主导,政、金、企形成合力,共克时艰,逐梦未来。这就是天津缓解小微融资难的解题之道,不仅纾困于当下,更将有利于长久。